您的位置:首页>政策法规>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

文章来源: 发布日期:2013-03-20

 

    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次会议通过;根据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使农业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尽快应用于农业生产,增强科技支撑保障能力,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是指应用于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包括:
  (一)良种繁育、栽培、肥料施用和养殖技术;
  (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和其他有害生物防治技术;
  (三)农产品收获、加工、包装、贮藏、运输技术;
  (四)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技术;
  (五)农田水利、农村供排水、土壤改良与水土保持技术;
  (六)农业机械化、农用航空、农业气象和农业信息技术;
  (七)农业防灾减灾、农业资源与农业生态安全和农村能源开发利用技术;
  (八)其他农业技术。
  本法所称农业技术推广,是指通过试验、示范、培训、指导以及咨询服务等,把农业技术普及应用于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
  第三条 国家扶持农业技术推广事业,加快农业技术的普及应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第四条 农业技术推广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农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
  (二)尊重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的意愿;
  (三)因地制宜,经过试验、示范;
  (四)公益性推广与经营性推广分类管理;
  (五)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注重生态效益。
  第五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开发、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鼓励和支持农业劳动者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
  国家鼓励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先进传播手段,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创新农业技术推广方式方法,提高推广效率。
  第六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技术,促进农业技术推广的国际合作与交流。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和单位采取措施,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水平,促进农业技术推广事业的发展。
  第八条 对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做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
  第九条 国务院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以下统称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全国范围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同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有关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同级人民政府科学技术部门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指导。同级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负责农业技术推广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第十条 农业技术推广,实行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与农业科研单位、有关学校、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群众性科技组织、农民技术人员等相结合的推广体系。
  国家鼓励和支持供销合作社、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社会各界的科技人员,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服务。
  第十一条 各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属于公共服务机构,履行下列公益性职责:
  (一)各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关键农业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
  (二)植物病虫害、动物疫病及农业灾害的监测、预报和预防;
  (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检验、检测、监测咨询技术服务;
  (四)农业资源、森林资源、农业生态安全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的监测服务;
  (五)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和农田水利建设技术服务;
  (六)农业公共信息和农业技术宣传教育、培训服务;
  (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十二条 根据科学合理、集中力量的原则以及县域农业特色、森林资源、水系和水利设施分布等情况,因地制宜设置县、乡镇或者区域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
  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实行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管理为主或者乡镇人民政府管理为主、县级人民政府农业技术推广部门业务指导的体制,具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十三条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人员编制应当根据所服务区域的种养规模、服务范围和工作任务等合理确定,保证公益性职责的履行。
  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设置应当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乡镇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应当全部为专业技术岗位,县级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他国家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专业技术岗位不得低于机构岗位总量的 < 关闭 >
-->